于鑫慧事件 于鑫慧负面影响

百科达人 | 发布时间:2024-01-20 04:42:07 | 小编:找百科 - www.80007.net
找百科:专业的百科知识平台 QQ:7384656

于鑫慧负面影响

昨日,其所在单位洋口卫生院公开呼吁,"对成长中的青年人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爱护,帮助他们扬长补短,更好服务社会。

"相比之前"翻车"带来的质疑甚至谩骂,这份声明后,网友表达态度更趋理性。

不过有必要指出的是,对于这起反复"翻车"的事件,无论是报道还是讨论,无论选择宽容还是批评,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则亟待遵循——实事求是。

事实上,脱离于鑫慧有瑕疵的过往,进行过火的炒作,这是一种变相的"捧杀"。

同样的,无视其逆行抗疫的行为,进行无理的谩骂,也是一种无情的"棒杀"。

纵观此事,舆论其实经历了三轮"翻车"。

第一轮"翻车",缘自起"抗疫女护士"的身份,经过多轮的调查和通报,其志愿者的身份已基本明确,而"志愿者"的称呼似乎无碍于其服务群众的事实。

第二轮"翻车",来自对其私生活攻讦。

但这并不在我们讨论范围内,因为这属于个人隐私。

没有确凿证据,没有进一步实锤。

即便有,出于对隐私保护,似乎并不应该被拿来公开讨论。

第三轮"翻车",来自对其过往经历的质疑,这位"想嫁兵哥哥"的志愿者,被查出曾有失信记录等有瑕疵的过往。

有过失信记录,就不能被表彰吗?有瑕疵的过往,就能抹杀现实的功劳吗?显然不是。

但基于此事,公众批评的焦点并非是于鑫慧的过去,而是盛名之下的"名不符实"。

从此前官方媒体、自媒体、有关部门的叙事角度来看,于鑫慧是一个"完美的模板",形象好、气质佳、三观正。

这样一个几乎完美"贴合"宣传需求的人物,但凡出现瑕疵,甚至有所隐瞒和欺骗,其迎来的必然会是"人设崩塌"。

如此背景下,失信的不仅仅只是于鑫慧,炒作此事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姑且不论于鑫慧的个人动机如何,当事实的调查并不完整,当人物的立场并不明确,冒然地贴标签、立人设,这样的"英雄"是经不起推敲的,这样的"正能量"也不是人们想要的。

人无完人,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

如果此事的叙事模式,是一位曾经不那么完美的女孩,浪子回头,逆行抗疫,或许公众的接受度会更高。

无视其不"完美"而将其塑造成"完美",恰恰是翻车的根本。

脱离事实,进行过火的炒作,过度的包装,最后的结果就是过头的"捧杀"。

这对于鑫慧本人不公平,对于那些"深藏功与名"的抗疫英雄不公平,对于尊重赞美逆行者的公众情绪更是不公平。

同样的,对于于鑫慧个人,无视其"逆行"之举,将其一棍子贴上"骗子"的标签,似乎并不可取。

一分为二地看此事,于鑫慧的过去有错,并不代表其未来就要在错误中度过。

只要于鑫慧为曾经的错误付出了代价,同时拥有洗心革面的主观意愿,社会确实应该给予一个机会。

从当前的事实来看,其"逆行"行为属实,是否值得被评上"先进"有待商榷,但这样的行为被鼓励和肯定似乎毋庸置疑。

对于于鑫慧个人,选择批评还是宽容,公众的态度都有一定依据,但进行攻讦和谩骂,似乎没有任何道理。

所以,对于这一起事件,对于广泛存在于网络的各类翻车事件,尊重事实始终是"正确的打开方式",一切言论从实际出发,也永远是第一要义。

媒体的报道需要尊重事实,脱离实际,刻意地为宣传而宣传,"正能量"和"负面"只会在一线之间。

而一些批评同样需要尊重事实,断章取义地片面言论,甚至是无理的谩骂,助长的只会是网络暴力,而非舆论的进步。

那么,对于此事,你怎么看呢?。

找百科:专业的百科知识平台 QQ:738465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找百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找百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