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过年,过年感

百科词条 | 发布时间:2024-06-25 00:54:02 | 小编:找百科 - www.80007.net
找百科:专业的百科知识平台 QQ:7384656

一个人过年

答:其实一个人过年也没什么呀!一个人把过年的东西备齐了,三十包饺子,有三十个饺子能吃两顿,做一个鱼,炖一个排骨,初一省事儿了到了初四初五去亲朋好友家拜个年,串个门年就过去了,年最好过几天就过了日子天天过,过好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过年感

BBC拍摄的3集纪录片《中国新年:全球最大盛典》,曾经感动过无数海内外华人,在影片的开头,这群外国人便惊叹道:“中国春节,见证了地球上最大规模的年度人口迁移活动,全球六分之一的人口纷纷返回家乡与家人团圆。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让外国人崇拜得五体投地的华人盛典,在国人的心中却变得越来越“冷清”。

用时下年轻人流行的一句话吐槽就是:“也许我过的是一个假年吧?”“假年”?是的。

当春节变成日历上一个普通的“假日”,我们也许早就忘了儿时纯真的期盼,失去了对过年那份满怀崇拜的仪式感。

过年,是从一碗腊八粥开始的过了腊八就是年,一年一岁一团圆。

很多年前,过年是从一碗腊八粥开始的。

不过那时太小,只是贪吃,并不知道这一碗腊八粥中藏着长辈们虔诚的祈愿:所有的材料都要头天夜里准备好,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制完成。

然后老人会给所有的晚辈都盛上一大碗,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健康成长。

而一转眼我已经离开家乡十年,腊八以后那越来越浓的年味也离我越来越远。

鲁迅在小说《祝福》中写道:“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地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

煮熟之后,横七竖八地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成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神福们来享用……”过年的传统习俗一层又一层地累加,细致而繁琐,每一件看起来都充满了仪式感: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对联;三十晚上熬一宿;正月初一上街扭一扭……大人们年复一年乐此不疲,小孩们更是撒欢似地到处凑热闹:在大人蒸馒头的时候,笨手笨脚地帮忙,却给自己弄成大花脸;兴冲冲地去捡那些没有放完的鞭炮,然后一边引燃一边在小伙伴面前炫耀;就连平时最不喜欢的大扫除,也变得干劲十足,倒映在洁净玻璃窗上的小脸充满了骄傲……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为了快乐忙活其实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情。

祭祖,有一种血脉相连叫故乡“儿啊,什么时候回来啊!”手机里传来母亲的乡音,这句话已经成了每年春节前夕母亲和我的固定开场。

“二十九。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这也是我每年固定的回答,即使分身乏术,我都会在大年二十九祭祖这一天赶回老家。

视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

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

作家丁立梅在《乡下的年》中写道:“老人们搬出老黄历,坐在太阳下,眯缝着眼睛翻,哪天宜婚嫁,哪天祭神,哪天祭祖,一点不含糊。

村庄变得既庄严又神秘。

”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各地习俗而不同,但意义却是相同的:缅怀祖先,激励后人。

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

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都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世子孙。

正因为这份郑重,直到现在我依然还会像小时候那样跟在父亲的身后,准备好贡品,恭恭敬敬地在祖辈的坟前磕头敬香。

记得老家有一片荒芜的墓地,祖父曾指着那里叹息道:“村里已经有许多后人漂泊在外不再回来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祖父的脸上有一抹难言的落寞,这让一年只回一趟家的我也有些羞愧得无地自容。

老人们常说“人不可忘本”:你可以不知道自己将会去向何方,但是你一定要知道来自何处。

于是,春节祭祖,便成了中国人追本溯源最高的仪式感。

年夜饭,以美食的名义迎接团圆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是一年之中中国人最重要的一顿晚宴。

在这一天,即便远隔千里无法到场,家人也总会给你留一个位置,摆上一副碗筷,寓意“合家之欢”。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那时候没有全年无休、24小时不关门的商场,长辈们总是很早起来赶集,然后在年三十的下午赶回来,这时自行车上已经大袋小袋地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食材和零食。

孩子们会追逐在长辈们的身后,即使从他们那里讨来几粒水果糖也会开心地流着哈喇子,小脑袋里装满了对年夜大餐的想象。

掌厨的是家中的女性长辈,不过在我家,母亲多年前便从祖母的手中接过大勺,依旧是早起赶集,忙忙碌碌一整天地准备一大桌的宴席。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我曾经提议去饭店聚餐,但是年迈的祖母和两鬓斑白的母亲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说你要是真心疼我们,就早点给我们找个媳妇儿回来帮忙,吓得我再也不敢提一句。

在年轻一辈眼中,年夜餐桌上那些鸡鸭鱼肉不过是平常吃得有些腻味的普通食物,但是在长辈们的心中却包含着对家人最美好的祝福。

亲手炮制一桌盛宴,以美食的名义迎接团圆、欢庆祈福,这样的仪式感,神圣不可侵犯。

大家现在都说年味儿越来越淡了,年夜饭越来越没盼头了。

也许所谓的平淡,并不是因为物质丰富带来的味觉麻木,而是湮没在物欲之中愈来愈贫乏的精神追求吧。

拜年,心怀感恩是最温暖的仪式感过新年,穿新衣。

春节期间礼节繁杂而严苛,新年不许说粗话不许剪头不许扫地不许哭,孩提时代的我们对于这一切懵懵懂懂,最开心的便是有新衣服可穿。

漂漂亮亮的新衣在头一天晚上叠好放在床头,一大早便迫不及待地穿着到处招摇,有时候还会一个人对着镜子可劲儿地傻笑。

当然,由于长辈的重视,即使再顽皮的淘气包也会严格地遵守各种各样的规矩,因为父母说了只有乖乖听话的孩子才会有红包。

其实,无论是各种各样的礼仪,还是长辈对孩子郑重其事的教诲,都满含着中国人感恩的情怀:对天地神明的敬畏、对祖先的追思,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感激。

这不是“迷信”,而是一种深埋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知恩图报的美德。

而拜年,便成为了人与人之间回馈感恩最好的仪式。

也因为这样,中国人才会对春节如此亲近,因为有它在,即使相隔再远、许久不见,只要面对面轻轻道一声:“新年好!”彼此间的情感便会在瞬间交融。

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拜年,这也许是春节里最温暖的仪式感了。

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有这样一句旁白:“春节,或许终有一天,会淡化为日历上的一个寻常符号,定格为记忆里的一种颜色。

”而这一天仿佛已经到来,年轻人不愿意回乡,小孩们抱着手机游戏,只剩下一群老头老太们望着儿孙的背影,若有所思地笑。

作家三皮皮曾在《年味变淡是从我们变得随便开始的》一文中写道:“新衣服早早就穿上身,不再延迟满足留到年初一;年夜饭越来越丰盛,也越来越吃不出不同;春节晚会还是年年都播,但已沦落成我们刷手机的背景音;没有小孩会熬一整夜守岁,人们年初一起床的时间是越来越晚;我不再是需要磕头的年纪,而接受跪拜的老人也已不在人世……”在这个极速发展风云变幻的时代,短短几十年,我们已丢失了太多的传统文明。

那些优秀的,我们应当继承并发扬,而不是淡忘。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子孙不再把“春节”当成过年,这个中国人最高的全民仪式,也就彻底消失了。

别让春节在我们手中丢掉,成为一个长假而已。

传承有年味的文化,不是什么封建,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

拥有独特让人内心安静的声音。

微博@小楼jolie 。

找百科:专业的百科知识平台 QQ:738465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找百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找百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