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1b战斗机

百科词条 | 发布时间:2024-02-27 12:08:14 | 小编:找百科 - www.80007.net
找百科:专业的百科知识平台 QQ:7384656

歼11b数量

从1992年第一批苏-27战斗机进入中国开始,这款苏联时代研发的第三代重型战斗机及其衍生系列,就一直是国内海空军装备的重要型号。

时至今日,在海空军装备序列中,既有苏-27UBK、苏-30MKK、苏-35这些从俄罗斯原装进口的型号,也有歼-11A、歼-11B这些保留俄罗斯技术烙印的早期型号,还有歼-15、歼-16这类全面国产化创新升级的后期型号,至于近期现身的歼-15T和歼-16D,更是代表了国内深入发掘苏-27机体潜力的最新成果。

实际上,这些不同的型号,在海空军发展建设进程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有些甚至还引发了不少争议,其中又以苏-35和歼-11B受到的质疑最大。

苏-35是个很有争议的型号针对苏-35的争议,主要在于其引进的时间比较尴尬,是在歼-20首飞四年之后,一度引起了民间的极大疑惑。

至于具体原因,我们在此前的文章已经分析过,因此不再赘述。

这里只简单写最后的结论,即苏-35是当时空军为新机型备份,实现“战斗力保底”的产物,在国产歼-20发展成功后就不再继续引进。

算是比较典型的以悲剧开头,却以喜剧收尾的事件。

然而,国产歼-11B的发展,却没有苏-35那么简单。

歼-20顺利发展令苏-35迅速失去吸引力国内在1996年从俄罗斯引进了苏-27战斗机的生产线,并在2000年正式投入生产,这就是后来生产约105架的歼-11A战斗机。

而实际上,歼-11A的性能与俄罗斯提供的第二批24架苏-27SK相当,属于俄罗斯90年代中期的技术水准,在21世纪初,已经很难有效应对周边国家的先进战斗机。

因此,国内自2001年就开始在歼-11A的基础上,发展一款性能更加优秀的国产战斗机,也就是歼-11B。

歼-11A大量使用俄制导弹从2001年开始,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即601所)就歼-11B的目标性能,与空军进行了多轮协商,最终确定主要研制内容为:使用国产武器(主要是空空导弹),换装国产涡扇-10“太行”发动机,装备国内研发的综合航电系统,机体结构材料和标准件实现国产化,后勤保障全部由国产系统覆盖。

随后,“十一号工程”第二阶段的国产化研制工作,正式全面展开。

歼-11B是在歼-11A基础上国产化的型号由于在歼-11A的组装过程中,俄方仅提供了用于制造、生产的设计资料,对于原始设计资料进行了严格控制,使得歼-11B早期研制很不顺利。

在这种情况下,601所明确了三个发展方向。

第一,将俄方提供的结构和材料制图,结合制造厂生产歼-11A的经验进一步整理,为歼-11B的材料和结构搭建做好初期准备。

第二,立足国内基础研究和风洞群硬件基础,对飞机总体布局和重心进行分析,建立几何数学模型,收集并设计加工机体,进行高速、低速和进气道风洞模型实验。

第三,由于当时歼-11A还在生产,国内援引双方合同中“在建线过程中,对中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提供支持”的条款,要求俄方提供技术支持,并通过来华的技术专家,获得了苏-27应用的颤振分析方法,为歼-11B的全机静力实验提供了理论支持。

歼-11B的早期发展历经波折在多管齐下之后,歼-11B的研发进入快车道,首架原型机在2003年12月6日成功首飞,为保证稳妥,当时搭载的仍然是俄制 AL-31F发动机。

随后,国产涡扇-10发动机在2004年正式定型,装机测试也是力求稳妥,先是在一架苏-27搭载一台涡扇-10,随后过渡到一架苏-27搭载两台涡扇-10,最终到在歼-11B上搭载两台涡扇-10。

经过试飞发现,国产涡扇-10与俄制 AL-31F的流量特性不同,进口流量更大。

因此,苏-27的进气道喉道面积就有点偏小,对涡扇-10的正常工作有一定影响。

最终,601所将进气道喉道的材料,从普通金属改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并对后续通道也进行了一定改进,符合了涡扇-10的需求,后续一直沿用至今。

而在经过一系列试飞、改进之后,歼-11B在2007年批量生产,2008年正式交付部队,由此开始了充满争议的服役生涯。

歼-11B在2003年12月6日首飞作为第一款真正搭载完全国产发动机的战斗机,歼-11B很快就尝到了发动机可靠性不足的苦头。

事实上,涡扇-10虽然在2004年就设计定型,之后又进行了数次改进,但在2008年正式服役之后,仍然发生了可靠性不足导致的空中停车问题。

航空发动机一直是国内的弱项,最终又花费了近四年时间,才推出比较成熟的涡扇-10A,使得歼-11B最终在2012年前后,才真正解决动力问题,达成了比较不错的战斗力。

而这四年之间,恰恰是周边局势比较危急的一段时间,歼-11B作为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战斗机,却一直不能发挥战斗力,是舆论对歼-11B评价偏低的第一个原因。

歼-11B服役早期深受发动机可靠性不足的困扰第二个原因,歼-11B是一款比较纯粹的制空战斗机,不具备多用途能力。

事实上,在歼-11B刚开始研制时,空军对歼-11B的定位就是对空作战。

毕竟当时空军面临的空防压力非常大,一直依靠着从俄罗斯获得的70余架苏-27勉力支撑。

即使在歼-11B投入生产的前夕,空军也仅仅是增加了100余架歼-11A和76架苏-30MKK(海军还有24架苏-30MK2),以及一定数量的歼-10A。

此外,歼-10A早期型号雷达存在一定问题,使得其在2006年之后才真正具备发射中距空空导弹的能力,并且歼-10系列本身体型较小、航程不足,不太适应周边大纵深作战环境,而重型战斗机才是空军满意的目标型号。

苏-30MKK在东部海空发挥了重要作用相比之下,歼-11A航程、载弹量都足够优秀,但是其搭载的航电设备都由俄罗斯提供,本质上是俄罗斯90年代中期的水平,再加上俄罗斯电子设备一直长期落后于欧美国家,比起当时美国空军的F-15C、F-15E已有明显差距。

不少专家认为,两者在实战中,中距空空导弹的有效射程相差至少三分之一,苏-30MKK更好一些,但也没有质变。

更何况,当时美国F-22隐身战斗机已经开始服役,给空军带来的压力更是直线上升。

因此,在空军迫切的需求指引下,601所也一直将歼-11B的主要发展方向放在对空作战上。

2005年形成战斗力的F-22是必须重视的威胁虽然在研发过程中,多用途作战思维开始逐渐被空军所接受,尤其是后来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即601所),在歼-10A基础上推出的歼-10B,已经具备一定的多用途性能。

理论上载弹量和航程更有优势的歼-11B,更应该成为多用途战斗机。

然而,歼-11B从投产到最终停产,服役的绝大部分型号都只具备对空作战能力,对海、地精确打击能力几乎为零。

这与当时国内同阶段生产的歼轰-7A及歼-10B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舆论对于歼-1B的评价。

但事实上,这样的评判并不准确。

歼-10B已具备多用途能力站在日后的角度,我们能看到国内歼-20、歼-16及歼-10C,这三款先进战斗机的研发非常顺利,使得周围的空中对手都退避三舍。

然而,当时空军并不能未卜先知,当然也就很难意识到,日后先进战斗机快速发展带来的多用途需求。

在当时域外强敌施加巨大空中压力的情况下,防空能力事关生死存亡,歼-11B作为当时国内最好的空战平台,自然也是首先满足最核心需求,对海对地打击任务实际上交由歼轰-7A来完成,毕竟夺取制空权才是对地、对海作战的基础。

相比之下,对歼-11B风评不好的第三个原因,其实才很有道理。

歼轰-7A是当时对地、对海的主力那就是歼-11B没能使用更优秀的数字化电传操纵系统。

理论上说,即使对歼-11B硬件不做大的改动,仅将其模拟电传操纵系统升级为数字化电传操纵系统,其机动性能也能获得巨大增益,并且后续升级更加简单。

这就是为什么说歼-11B在操纵系统上存在遗憾的原因。

而对于这个遗憾,歼-11B的总师后来曾有比较清楚的阐述:“主要原因是从立项到设计定型的研制周期太短,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从顶层设计到C型件、S型件两轮研制和综合实验,再到试飞考核。

而对于这种关乎飞行安全的关键系统,考核节点比较多,因此只好暂时舍弃。

”对于极度追求对空作战性能的歼-11B来说,数字化电传操纵系统的缺失,对其性能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而601所也并没有彻底放弃,在随后生产的双座型歼-11BS上,就成功搭载了数字化电传操纵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歼-11B的遗憾。

歼-11BS搭载了数字化电传操纵系统综合起来看,国内对歼-11B存在的不满主要有:早期没有形成战斗力,不具备多用途能力,没有搭载数字化电传操纵系统。

现在来看,前两点其实都情有可原,实际上是当时的整个航空工业存在一定不足,以及空军面临的特殊局势所致,而第三点则确实影响了歼-11B的战斗力和后续改进,这是无可质疑的。

不过,在歼-11B诞生之后,空军对其性能,尤其是对空作战性能还是比较满意的。

在歼-10C、歼-16于2016年投入批量生产之前,歼-11B始终是国内性能最为优秀的战斗机,空军装备歼-11B的部队,也经常在空军的巅峰对决中收获“金头盔”。

日后第一个成建制换装歼-20隐身战斗机的英雄大队,在歼-20之前装备的也是歼-11B。

海航装备的歼-11BH事实上,从2007年投入生产,到2015年结束生产,歼-11B/BS前后共生产了8年。

由于此前已有批量生产歼-11A的基础,因此在扩建生产线之后的量产速度极快,平均年生产速度超过40架,总生产数量超过320架,虽然其中有70余架分给海航,但剩余的240多架,仍然高于生产数量约200架的歼-10A,也比目前歼-10C和歼-16刚过200架的服役数量要多。

而海航及空军总计300多架歼-11B/BS的未来出路,也一直是舆论热议的话题。

几年前,网络上曾经出现过一款换装白色雷达罩的歼-11B改进型,并得名“歼-11BG”。

一般认为,这是在早年夭折的歼-11D技术基础上,换装歼-16搭载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等一系列先进航电设备后,升级改造而来的型号,在技术上已经是三代半战机的范畴。

从美国F-15C、日本F-15J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经验来看,这种改装方式对战斗机性能提升非常明显,虽然比起歼-16这种全新的三代半战机,还有一定差距,但也足以压制普通三代机。

唯一的问题在于,这种升级方式成本很高。

国内机载相控阵雷达技术较之美国也不遑多让由于歼-11B本身的航电设备水平不高,因此,在这种升级模式下,意味着要重新敷设整套航电系统。

一方面,这种改造方案需要的时间很长,也许对一架或者两架进行升级改造,不过几个月的时间,但如果成建制改造升级,那么考虑到改造场地、成本及技术能力的问题,一年能改造30到40架就已是极限,如果对目前的300多架全部改造,需要的时间实在太多,很可能出现改造后技术又落后的尴尬情况。

另一方面,现代先进战斗机航电设备占据的成本比例越来越高。

目前普遍认为,一架三代半战斗机的航电设备成本,约占整机成本的1/3到1/4,而歼-16的造价一般认为超过5000万美元。

换句话说,歼-11B仅仅是航电设备的改造成本,就在1300万到1700万美元,总成本应该是1500到2000万美元。

相比于日本对F-15J升级时,超过4000万美元的价格,已经是比较低的水平,但考虑到目前国内歼-11B的规模,这种改造的资金压力还是很大。

歼-16性能不错但价格也很高相比之下,歼-11B理论上还存在另外一种成本更低的改造方案,也就是向歼-15靠拢。

歼-15一直被认为是在歼-11B基础上衍生而来的重型舰载机,除针对气动布局及起落架进行一定改进之外,歼-15主要是在歼-11B搭载雷达的基础上进行升级,从而具备使用精确对地、对海打击的能力。

因此,理论上来说,只需要对歼-11B搭载的多普勒雷达,进行简单的硬件升级和软件修改,就能成为与歼-15性能类似的多用途战斗机。

当然,比起歼-16强悍的多用途能力肯定有明显差距。

歼-15由歼-11B衍生而来这个改进方案,在歼-11B空战能力逐渐落伍的情况下,也是一种能发挥载弹量和航程优势,从而快速打造一款空中精确打击平台的有效策略。

毕竟国内生产的歼-11B数量众多且机龄较短,服役最久的也不过就13年,最新生产的甚至才6年,是正当壮年的阶段,浪费潜力实在可惜。

并且这种改造需要的时间和资金成本都比较低,大体上是向歼-16靠拢方案的1/4,甚至1/5。

当然,海空军实际上最有可能的改造方案,估计是“混合型”改进。

也就是针对机龄较短的一批战斗机,尤其是机龄不足10年的型号,进行较高水平的改进,使之成为一款“准歼-16”战斗机,尤其是双座型歼-11BS,本身就是歼-16的技术原型,因此改造的效果也将更好。

而对于机龄较长一些的歼-11B,就可以使用低成本改造方案。

这样“两条腿”走路的改进方案,可以兼顾成本和战斗力提升,似乎更符合海空军实际。

尤其是歼-11BS机龄普遍较短站在今天的角度,尤其是在歼-20、歼-35隐身战斗机先后现身,歼-16、歼-10C大规模服役的情况下,当然可以对空军发展有更多的信心。

但空军此前也很难预料后续航空工业的大爆发,否则,恐怕也不会以20亿美元购入24架苏-35。

因此,对于歼-11B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瑕疵,也要理解彼时的技术能力、形势判断,在实践中成长是不可逾越的必然。

更何况,歼-11B虽然没有赶上2008年到2012年的关键时间段,但在2012年到2018年期间,新一代战斗机性能成熟之前,始终是国内最可靠、最有效的成规模空中力量,这份功勋是歼-11B永远无法抹煞的荣耀。

找百科:专业的百科知识平台 QQ:738465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找百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找百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