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京剧 1971京剧沙家浜全剧电影

百科词条 | 发布时间:2024-01-19 00:46:06 | 小编:找百科 - www.80007.net
找百科:专业的百科知识平台 QQ:7384656

沙家浜京剧

京剧《沙家浜》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南方的一个根据地——沙家浜。阿庆嫂以开茶馆为掩护,在党的领导下,在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帮助下,冲破险阻,成功地转移了以郭建光为首的十八个伤病员,而后我军大部队回兵东进,直插沙家浜,活捉了日寇黑田,汉奸胡传魁和刁德一。这出戏不仅故事情节起伏跌宕,而且还有“朝霞映在阳澄湖上”等多段脍炙人口的经典唱腔,以及阿庆嫂、刁德一、胡传魁《智斗》那样扣人心弦的戏剧场面,在广大听众中广为传唱。该剧以其精湛的艺术性成为红色经典中的经典之作。

1971京剧沙家浜全剧电影

在我国电影史上,样板戏是一座绕不过去的高山;在我国音乐史上《沙家浜》是另一座绕不过去的高山。

这部红色经典从阳澄湖的一粒《芦荡火种》诞生,并以燎原之势成为了火爆全国的《沙家浜》。

阿庆嫂智斗刁德一的那些经典台词又是如何诞生的?今天白羽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

一、阳澄湖畔的芦荡火种《沙家浜》由上海沪剧团的《芦荡火种》改编而来,这个故事则是由鉴青作词,黄苇谱曲的抗日歌曲《你是游击兵团》改编而成。

1939年9月下旬,以新四军为主力的江南抗日义勇军击退了guo民党“忠义救国军”的大规模进攻。

为了避免与guo民党的大规模冲突,10月初“江抗”被迫从苏州、江阴、无锡、常熟、太仓地区撤退。

撤退途中,将40多个伤病员和10多个医护人员留在阳澄湖上。

在伤病员中,伤势最重的是“江抗”总指挥部主任刘飞。

新四军撤退后,日伪军立即封锁了阳澄湖及其周边村庄。

面对严峻的形势,群众都自发供养和保护新四军的伤病员。

刘飞目睹阳澄湖群众对我党的期盼之情,于是有了在阳澄湖上重建“江抗”,并在敌后开展工作的事迹。

恰逢文艺界正在举办“建军30年征文”活动,崔左夫遇到了老战友陈荣兰。

陈兰荣此时已经是上海沪剧团副团长,听闻老战友有一篇征文,连忙索要。

于是,上海沪剧团将其改编成剧本《碧水红旗》。

此时的刘飞已经担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当陈荣兰和文牧得知刘飞就是36名伤病员的领导时,便将完成的剧本递交给刘飞征求意见。

刘飞当时虽然身患重病,但仍然认真听夫人朱一将剧本念完,并提出意见。

在刘飞的安排下,剧组创作人员深入部队采访收集素材,参观了军史展览馆,见到了故事中的那36个伤病员在战斗中用生命夺得的九六式重机枪以及各种战斗、生活物品。

经过改编之后,沪剧《芦荡火种》就诞生了。

二、从沪剧到京剧《芦荡火种》在上海公演,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

光是在上海美琪剧院就连演了9个月,310场次,观众达51万多人次,打破了解放前和解放以来上海各剧院剧种上演场次的记录。

《解放日报》以头版头条的重要位置突出报道了这一震撼消息。

《芦荡火种》成功演出后,自然引起了上级的重视,并将其推荐给首都京剧团。

首都京剧团成立了强大的创作班子,剧作家们仅用一星期时间就编出了剧本,经过排练之后就打算上演。

1964年,全国开展了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芦荡火种》和《杜鹃山》、《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一些系列现代京剧同时参演。

期间,伟大的舵手对《芦荡火种》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三条修改意见。

一是京剧中要有大段的唱腔,老是散板、摇板,会把人的胃口唱倒。

二是全剧结尾的处理,伟大的舵手认为结尾处应该“正面打进去”否则原戏后面是“闹剧,戏是两截”。

三是因为那个时候我军力量已经不是星星之火,已经是燎原之势了。

对此,伟大的舵手幽默的说:芦苇荡里都是水,火种怎么能燎原呢?关于伟大舵手提出的意见,编剧汪曾祺想出了创新解决办法。

关于第一个问题,汪曾祺在创作中加入了二黄慢板:“风声紧雨意浓天低云暗”,这个突破性尝试,让京剧现代戏中里面第一次出现慢板。

第二个问题,原沪剧中,新四军趁胡传奎结婚的机会,化装成厨师、吹鼓手,混进胡传奎的家。

被汪曾祺修改为,新四军翻跟头过城,翻进刁宅后院。

既做到了“正面打进去”,又发挥了京剧的武打特长。

第三个问题,因为故事发生在沙家浜,并且有很多京剧都以地名来命名。

1964年底,《芦荡火种》正式更名为《沙家浜》,经过反复修改后正式公演。

三、智斗的诞生汪曾祺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祖父就是清朝末科的拔贡。

汪曾祺自幼受父亲影响,酷爱京剧,尤擅青衣。

他对于京剧遣词炼句的造诣很深,在《沙家浜》中唱词几乎达到了开创性的宗师级水平。

《智斗》的唱词,是公认的样板戏对原剧目改编的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在《芦荡火种》中,阿庆嫂面对刁德一的故意试探,唱词为:摆出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到了京剧中,阿庆嫂的经典唱段就改为:“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

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

这一段堪称巧词妙句,当时戏每次演到此处,剧场中都掌声不断。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这样的语言在京剧中是极其罕见的,传统京剧中西皮流水都是七言的,而汪曾祺用五言,认为更符合当时的气氛。

这么一改,不仅在语义上更为通顺连贯,在韵脚上也更符合普通话要求,气势上也更胜一筹。

最后阿庆嫂还反问一句“有什么周详不周详?”不但增强了气势,也凸显了阿庆嫂过人的机智和胆量。

那句经典的“姓蒋还是姓汪”,不但高度契合时代的宣传需要,还符合阿庆嫂“胆大心细遇事不慌”的民间江湖人士色彩。

最初jiang青认为这一段太“江湖口”应该修改,但汪曾祺不忍删掉,瞒天过海地保留了下来。

当时负责唱腔的李慕良认为五个字不好按腔,汪曾祺请他一再地修改,最终在演出中一唱成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那句“人一走,茶就凉”堪称神来之笔。

这句看似普通的话,原本为吴地俗语被汪曾祺恰如其分地安排在此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现在“人走茶凉”已经成为了一句司空见惯的成语,在当时却是一次“创新”。

那时候,汪曾祺还曾经听到过胡公在布置工作时说:“可不要‘人一走,茶就凉’呀!”可见这段唱词在当时的流行程度。

再比如胡传魁在戏中出场时的唱词:“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

钩挂三方来闯荡,老蒋、鬼子、青红帮”,及与阿庆嫂初次见面时的“想当初,牢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

(laizi是敏感词)唱词中每一句都是人们的寻常口头话语,且其中“草头王、老蒋、鬼子、青红帮、俺胡某”等词语与胡传魁粗野的出身实现了很好的吻合,符合民间对“草莽英雄”的“知恩图报”、“兄弟互助”、“讲义气”的道德要求。

寥寥几笔,生动地塑造出一个投敌卖国的土匪形象。

整个剧本都是是汪曾祺呕心沥血,逐一“炼字”达到的艺术效果。

在一片红色的文学之中,能保留下如此乡土气息的唱词,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四、电影与京剧的不同由于历史原因和路线问题,《沙家浜》的故事主题和主人公得到了置换。

原本合理的故事开始扭曲,失去了剧本应有的尺度。

沪剧《芦荡火种》的核心人物是阿庆嫂,在京剧《沙家浜》的核心人物就成了郭建光。

1971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沙家浜》搬上银幕。

在这部电影中,整个故事是围绕阿庆嫂带领沙家浜人民群众照顾新四军伤病员并帮助他们脱离敌人围困,最终歼灭敌人这一主线展开。

因此,戏中的阿庆嫂是整个故事的推动者,而阿庆嫂所代表的“地下工作”斗争战线也顺其自然地成为整个故事突出的对象。

而后胡传魁、刁德一与日军勾结,将部队开进沙家浜对新四军伤员进行围剿。

面对敌我力量悬殊的险境,阿庆嫂及时带领群众将新四军伤员们转移至芦苇荡中。

在敌人步步紧逼询问新四军下落时,作为地下党员的一号人物阿庆嫂凭借其聪明才智与敌人进行周旋、斗智斗勇,故意拿起墙根上的断砖,将草帽扔进水中,引诱敌人开枪,成功给身在芦苇荡中的新四军伤病员传递了情况危急的信号,使战士们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有效保存了我军力量。

纵观整个故事发展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整个故事都在主要人物阿庆嫂一次又一次的巧妙安排下展开,故事情节十分流畅、环环相扣,而其所代表“地下斗争”的力量也凸显出来。

到了样板戏《沙家浜》中,为了突出“武装斗争”,发号施令的永远都是郭建光,阿庆嫂的地位由主导变成辅助。

此外,场景设计和色彩处理上也走向了极端。

无论是第一场“接应”中的“半夜时分敌寇设置的公路封锁线”还是第四场“智斗”中的“阴云郁结下的春来茶馆”都是表现斗争环境险恶的场景均采用十分浓郁的暗色调,甚至敌人的谈话全部在黑夜中进行。

到了样板戏中,变“地下斗争”为“武装斗争”,甚至为了表示形势好转或者胜利的场景,大量运用亮色调的“红日”、“朝霞”。

为了突出“黎明”这一自然时段的寓意,竟让胡传魁在这夜幕重重的时分举行婚礼,迎娶新娘,最后使这一故事情节失去了真实性,整个表层设计,都呈现出“一边倒”的倾向。

这样的观演效果可以证明,《沙家浜》得到观众的接受除了因某些因素的影响外,与它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观赏快感也是同样不可分离,正如沙叶新所说:“眼泪绝不是硬挤的,掌声更不是奉命的”。

这些“程式化”的人物不但没有引起现代人的反感,反而更加深入人心,成为那个时代人物形象的典型。

找百科:专业的百科知识平台 QQ:738465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找百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找百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小编推荐